微博矩陣

                    微信矩陣

                    移動版

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
                    部門動態
                    榆林法院:堅持司法為民 公正審判執行
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1-10 09:45 來源: 榆林日報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,全市法院沐浴著黨的二十大光輝,緊緊抓住政治建設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以更嚴要求強化理論武裝,以更高站位捍衛“兩個確立”,以更強自覺堅持黨的領導,確保法院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擦亮“黨建+”工作品牌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構建全覆蓋、全體系、全面學的立體式學習機制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黨組書記、院長帶頭談認識、談體會,到基層人民法庭宣講,并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學習,集中組織開展政治輪訓、專題研討、宣講宣傳等活動;積極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,歌聲獻給黨主題歌會、重走轉戰陜北路等,實現了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力促審判執行質量提升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精心組織實施“審判執行質量提升年”活動,提出四個方面16項具體舉措,實行月通報、季調度,制定《案件質量評查辦法》,建立“評查人員庫”,組織開展審判執行案件集中評查,開展案件質量評查反饋培訓會,發布全市法院“十大審判執行案例”,評選表彰“優秀裁判文書”,提升辦案精品意識,推進“雙進”工作常態化開展。收結案件數、法官人均結案數連續排名全省第二,平均辦案用時、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審限內執結率、首次執行案件執行到位率等指標持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防疫審判兩手抓兩手硬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持續強化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,廣大法官干警聞令而動、盡銳出戰,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,充分展現了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,有60%的干警下沉社區,30%居家辦公、隨時待命,10%機關值守、維持機關正常運轉;依托智慧法院建設成果,強化疫情防控司法應對,綜合運用12368訴訟服務熱線、網上立案、網絡查控、云上審判、在線調解、線上執行等方式,為廣大群眾提供“非接觸式”訴訟服務,確保訴訟服務不打烊、審判執行不斷線、公平正義不止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堅持全面、依法、平等保護原則,依法審結買賣、租賃、承攬、建設工程等涉企合同糾紛案件4227件,提升市場經濟活力;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,積極推進知識產權“三審合一”改革,嚴格落實破產案件集中統一管轄制度,成立破產審判合議庭,扎實推進破產案件審判專業化,公開競選破產管理人,建立破產管理人名錄,健全落實“府院聯動”協調機制,切實發揮破產審判“積極拯救”和“及時清退”功能。審結的漠源鎂業公司破產案被評為全省法院十大破產典型案例,榆林中院在全省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作了交流發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專項打擊整治養老詐騙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積極部署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,堅持與檢察院、公安局建立聯席會議、案件會商、線索核查等機制,及時召開全市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推進會,形成分工配合、協同作戰的良好局面,榆林中院在全省法院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推進會上作了經驗介紹;創新宣傳形式,講好反詐宣傳“公開課”,充分利用“兩微一端”、抖音、快手等線上平臺,累計發布宣傳稿件(視頻)240余篇,點擊、轉發、評論達10萬余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積極推進執行規范化建設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依托信息化辦案系統加強對執行案件辦理流程、關鍵節點、文書制作、案款兌付等重點環節的管控,持續深化鞏固執行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,深化“一案雙查”,加強執行隊伍、能力素質、紀律作風建設;積極構建“一個指揮中心、三個系統、六項機制、五項制度”的“1365”執行權運行新模式,進一步優化了執行資源配置,推動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;開展“駝城春雨”“塞上雷霆”“塞上雷霆·暖冬”等專項執行行動,突出涉民生、農民工工資、基層群眾利益等相關案件執行,全年共受理執行案件6.48萬件,執結6.30萬件,執行到位標的額112.63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加強毗鄰省區交流協作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理念,不斷加強黃河流域毗鄰省區中級人民法院之間交流協作,推動陜甘寧蒙晉周邊地市法院簽署《環境資源審判框架協議》,通過構建“環境資源共享、突出問題共治、治理舉措共商、協作機制共建”的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。榆林中院與黃河“幾字灣”城市群相關中院會商簽訂執行聯動協作框架協議,府谷法院在“黃河入陜第一灣”設立環保法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優化“分調裁審”機制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積極探索推行“程序分流、多元調解、簡案速裁、繁案精審”的“分調裁審”四項機制,切實推進簡案快辦、繁案精辦,持續加大訴前調解、全程調解力度。探索實行簡單案件集中排期、送達、開庭,靈活運用“要素式”庭審、“令狀式”裁判文書等方法,促進案件提質增速;推進事務性工作集約化辦理,籌建案卷集中掃描管理中心,將司法鑒定對外委托權限全面下放至各基層法院,解決鑒定“老大難”問題,啟用電子簽章、電子送達,服務保障審判執行中心工作,提升辦案質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嚴守司法為民“最前沿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大力推進人民法庭“兩化”建設,創新開展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創建活動,在轄區各鄉鎮、中心社區特別是交通不便、地域偏遠的鄉鎮設立“楓橋調解驛站”“法官工作室”“訴源治理工作站”等巡回審判點、訴訟聯系點,探索推行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和直接執行機制。推動建立米脂法院“新三三制+人民調解+司法確認”、子洲法院“12345”等工作機制,形成了榆陽法院“三治議事小屋”“老高調解室”、綏德法院“說事堂”等各具特色的訴源治理品牌;全市20個法庭被評為全省第一、第二批“示范法庭”、“達標法庭”,榆陽區人民法院魚河法庭“三治”解紛機制入選最高院第四批人民法庭建設案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面打造高素質法院隊伍

                    全市法院積極組織開展民法典、新民訴法等線上線下專題培訓,創辦“榆法講壇”、榆林法院青年論壇,與西北政法大學簽署戰略合作簽約,建立“法科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”,掛牌“馬錫五審判方式與人民司法優良傳統教學科研實踐基地”;常態化組織崗位大練兵、技能大比武、業務大考核,使法官干警在“比學趕超”中錘煉素質、增長才干;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,從優秀業務骨干中擇優選任審委會委員,創新人員“雙向選擇”機制,率先在全省啟動中院法官從基層遴選工作,先后向社會公開招錄法官助理73人、聘用制書記員43名、輔警115名,進一步充實了審判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
                   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網站標識碼: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辦公地址: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:0912-3893665

                    娇妻卧室里传出啪啪声